眼科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時常發生,主要原因是我們眼睛的結構十分復雜,稍不注意用眼衛生眼睛就容易出現“故障”。在兒童群體中眼科疾病也是較為常見的,其中弱視就是發病率較高的一種。其發病原因有很多,不同的兒童出現弱視的原因也不同,很多人認為弱視是一種嚴重的眼科疾病是不能治療的而實際上是可以的,但需要掌握治療時機和治療方法。
例如,由斜視引起的弱視,那么就應該在兒童12歲之前,矯正斜視并積極鍛煉弱視眼讓弱視眼恢復發育功能便有可能恢復視力,如果治療不及時那就真的可能失明了。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斜視性弱視看看這種眼疾是如何威脅兒童視力健康的。了解斜視性弱視之前需要先認識一下斜視
什么是斜視呢?
斜視是指兩眼不能同時注視同一個目標。由于雙眼視軸不平衡,導致其中一個眼球向內、向外、向上或向下傾斜,是兒童常見的眼病之一。其可分為共同性斜視和麻痹性斜視兩大類。
共同性斜視
共同性斜視多表現為兩眼經常地或間歇地脫離平行眼位,當患眼和健康眼分別注視時,兩側的斜度基本相等。其病因主要是眼睛調節功能、融合功能等障礙,使雙眼視覺反射活動受到影響而至眼位分離。如果某一眼外肌發育過度或發育不全、眼外肌附著點異常,眼眶的發育、眶內筋膜結構的異常等,也可發展成共同性斜視。
麻痹性斜視
麻痹性斜視是指眼外肌或支配眼外肌的神經出現異常,導致眼球不能正常運動,從而發生斜視。根據麻痹性斜視發病的原因,可分為先天性與后天性兩種。
先天性的麻痹性斜視是由于發育異常,而后天性的麻痹性斜視病因較為多樣,一些全身性疾病或眼部腫瘤等均可能引起發病,如高血壓、中風、糖尿病、創傷、眼部或腦部腫瘤等。
由于麻痹性斜視患者的外肌不能正常工作,令視軸不平衡,會使患者出現復視的癥狀,患者除了會看見兩個影像外,還可能會出現視力模糊﹑視覺混亂及頭痛等情況。
為什么斜視會引起弱視?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弱視的發病原因。導致弱視的原因是兒童在視力發育時期,因某種因素眼睛視物出現障礙,使光線無法在眼底的視網膜上正常聚焦,影響視細胞對大腦正常視覺刺激,造成視力發育障礙,長此以往,便形成了弱視。
為什么斜視會引起弱視呢?主要原因是斜視患者的雙眼視軸無法平行,不能維持雙眼視網膜黃斑中心區注視,雙眼單視覺功能便出現障礙。這樣會使患者出現復視和混淆視,造成視覺不適,漸漸地視中樞就會抑制斜視眼對大腦正常視覺刺激,長時間處于這樣的狀態,就會導致弱視的發生。
斜弱視的危害特點
● 內斜比外斜的弱視發生率高。
● 恒定性斜視比間歇性斜視弱視發生率高。
● 斜視是弱視的原因,弱視是結果,是功能性的,是可逆的。盡早矯正斜視是弱視治愈的關鍵措施。
● 斜視發生的越早,持續時間越長,弱視的程度越深。一般發生在3歲前的斜視性弱視,不易治愈。
治療斜視性弱視的常見方法
配戴矯正眼鏡
患有內斜視的弱視患者可以通過配戴矯正眼鏡來矯正眼位角度,再逐漸的矯正視力。病情較為嚴重的斜視患者可以考慮過矯治療。
對于同時患有外斜視和近視的患者,配鏡度數應以盡量提高矯正視力的前提下,配足度數或適當過矯。需要注意的是,初次接受驗光配鏡的兒童,需要在使用阿托品散瞳后進行。
視軸矯形運動
視軸矯形運動有很多種類,外斜視患者可以做眼球肌肉匯聚運動,而內斜視患者則可以做眼球肌肉放松運動,視軸矯形運動也可以鍛煉雙眼單一視力,幫助斜視患者加強或重新建立看立體感的能力。
遮蓋治療
患有斜弱視的兒童,可以通過遮蓋治療法來“鋤強扶弱”,這也是較為簡單且經濟的方法。治療方法是將正常的眼睛遮蓋,強迫患者多用弱視的眼睛視物,給予弱視眼獨立使用的機會,從而鍛煉及恢復其功能。
手術治療
如果患者通過配鏡等矯正方式仍達不到矯正斜視的,應考慮手術矯正斜視。目前,醫學界較為流行的斜視矯正手術為斜視顯微手術,這是一項較為成熟的手術,手術過程中不會對眼球內部結構造成破壞,也不會影響角膜、晶狀體等屈光介質。
斜視顯微手術的原理是將眼球一邊的肌肉收緊,另一邊的肌肉放松,以矯正視軸的不平衡。通常情況下,斜視手術是一次完成,若是復雜性、特殊性斜視可能需要再次手術,并不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痛苦。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手術后成功矯正斜視,仍需配戴矯正眼鏡或遮蓋治療,來刺激弱視眼發育。